颱風天鴿是2017年10大國際天氣亮點之一。作者Douglas Le Comte(災難性颶風、亞洲季風洪水、近乎全球氣候變暖)綜合考慮其稀有度、受影響區域面積、損失、持續時間和社會經濟影響( 死亡、受傷、停電、無法前往等)進行排名。天鴿與這一切都有所關聯。
以下是記錄是次颱風的主要事實和數據:
- 造成十人死亡(若把整個颱風期間納入考慮,死亡人數為32),逾240人受傷。
- 根據專家組撰寫的《澳門“天鴿”颱風災害評估總結及優化澳門應急管理體制建議》(只有中文版本),天鴿被描述為“極端”、“罕見”和“嚴重”。
- 澳門29%的地區被洪水淹沒
- 據估計,內港海平面上升至5.5米(創下澳門1925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珠海潮位站錄得最大風暴增水達2.79米,最高潮位達6.14米。
- 陣風峰值為60英里/小時(廣東省達到150英里/小時),8月23日的降雨量為31毫米。 天鴿的前進速度最快,達到32.5公里/小時。
-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統計各種來源的數據,天鴿對澳門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為125.5億澳門元(直接損失90.5億澳門元,間接虧損為35億澳門元)。 全球經濟損失估計為300億澳門元
- 8月20日早上,在西北太平洋菲律賓以東外海域形成一股熱帶低氣壓,經呂宋海峽向西移動至南中國海。該股熱帶低氣壓於8月21日凌晨2時增強為熱帶風暴,並被命名為天鴿(1713)
- 天鴿於8月22日下午2點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並於下午6點升級至颱風。8月23日上午7點,天鴿位於澳門東南200公里範圍內,保持向珠江三角洲以西移動
- 與此同時,天鴿繼續加強並在中午達到峰值(中心氣壓 945 百帕,近中心最高風力達每小時 165 公里)。受天鴿影響期間,沿海地區出現嚴重的風暴潮。天鴿於下午 1 時前後在廣東珠海市登陸,此時也最接近澳門,距本澳西南偏西約 40 公里。登陸後仍以時速 25 公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減弱。(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 “一般颱風臨近登陸前強度會減弱,‘天鴿’卻出現強度急劇加強的異常現象,歷史少見”(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天鴿在香港以南水域短暫發展為超強颱風,是自1979年荷貝以來,首次有熱帶氣旋在八號或以上信號生效期間達到超強颱風的強度。”(香港天文台)
- “天鴿在廣東、廣西、福建、貴州及雲南至少造成15人死亡,一人失蹤,約有74萬人受災,超過6,500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72億元人民幣。”(香港天文台)
- 香港氣象當局要求修訂颱風天鴿的數據並重新分類為超強颱風(超強颱風被歸類為熱帶氣旋,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时185公里以上)
- 8月19日,呂宋島(菲律賓,被稱為伊桑)的東部形成一股熱帶低氣壓。 該熱帶低氣壓進一步增強,並在第二天成為熱帶風暴天鴿。在風力減弱的同時,天鴿在越南形帶來傾盆大雨和龍捲風。
“天鴿”將不再出現
颱風委員會根據所有會員國或地區的意見,定期為即將到來的熱帶風暴準備名單。委員會還會應成員的要求刪除名稱。
今年發生的事情是中國要求取消熱帶氣旋“天鴿”的名字。也就是說,(至少)在未來幾年,將不會出現另一個“天鴿”。
建議這個名字的日本已經提供了另一個名字。
超級天鴿及其他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熱帶氣旋數目 | 3 | 8 | 8 |
負面影響 (案件數量) | 57 | 126 | 1,504 |
傷亡人數 | – | – | 10 |
倒塌的樹木數量 | 24 | 46 | 157 |
被破壞的窗戶或玻璃數量 | – | – | 127 |
洪澇 | 2 | 5 | 88 |
最高風速(公里/小時) | – | 79,6 | 217.4 |
最高平均風速(公里/小時) | – | 46,8 | 132.0 |
資料來源:統計暨普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