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變幻時

直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路環依然保持大片森林,只有少量住宅,此時除了手工業以外的行業並不多,只有船舶製造。Richard Louis Edmonds教授的研究指出:“1970年至1981年間,島上人口從1,871人增加到4,228人左右,住宅用地亦於1972年至1983年間相應增加。” 

兩大決定性因素導致路環整體發生了變化:氹仔和路環之間的連貫公路在1968年正式揭幕(六年後落成的第一座橋也造福了路環),以及1974年上任的澳督李安道。 

這位被譽為20世紀澳門最重要的總督,李安道果斷地干預這片當時受葡萄牙殖民統治的領土,路環亦無法逃脫。 

從李安道的回憶錄中不難看到,澳門半島的人口密度極高,缺乏土地,擁有可利用空間的氹仔和路環卻不發達且基礎設施非常薄弱。 

當時,李安道準將多次提到:“澳門必須發展離島”。其中一項優先事項是興建路環發電廠,為整個地區提供電力。該項工程包括九澳及黑沙兩座小型水壩的建造,發電廠則於1978年6月開始生產電力。 

李安道的優先事項列表包括了來自前任的事務,為路環而設的主要項目有三項:建造深水港、工業園(位於連貫公路附近)及旅遊綜合大樓。 

回顧這一段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今天的路環正是按照過去的設計那樣發展:位於九澳的深水港、聯生的工業村(1975年落成),而位於黑沙,1993年開業的威斯汀度假村(即現在的鷺環海天度假酒店)則是設想中的旅遊綜合大樓開業。 

按照當時執行的總體規劃,旅遊業集中在路環南部,工業和服務業則集中在島嶼的北部。 

李安道政府作出的干預頗具決定性,甚至可以說,路環只是處於過去的結構性時刻,澳門特區政府在30年後才決定在石排灣興建大型住宅項目。 

作為本澳最大型的公共住宅大樓,獲澳門特區政府的全力支持。這個項目需要配備交通、日常生活、衛生、教育、乾貨食品銷售市場、體育及康樂活動,以及與社會服務相關的各類基本設施。按照規劃,衛生中心將於2019年開放,新的石排灣污水處理廠亦將於同年動工,這只是其中的兩項大型設施。 

在路環的另一端同樣發生了重大轉變:今天的九澳不僅擁有港口(第一期的工程於1991年完工),還有澳門貨櫃碼頭、澳門石油碼頭,以及分別屬於澳門水泥廠與澳門電力公司的碼頭。 

儘管現在的路環依然能夠看到大片綠地,實際上,這個島嶼在過去四十年裡,發生了很大變化。 

如此一來,當知名漢學家Richard Louis Edmonds在路環做研究時(澳門土地利用 – 1972年至1983年間的變化),仍在談論島上的農業,擔心因為房地產開發的壓力而導致農業萎縮。但,今天還有人在路環種植蔬菜嗎?


住宅而非工廠? 

眾所周知澳門的土地資源稀缺,政界亦就此進行了討論,澳門政府收回土地的行動也足以說明問題。 

其中,位於荔枝碗和蓮花圓形地(或高爾夫球場)之間的石排灣工業區便有一幅可開發的土地。 

在聯生工業邨落戶的新型產業未有帶出顯著的利益表現,情況十分清楚。然而,將繼續存在的工業設施必須被納入考慮(將來十三第的客人將在這座建築物的後部看到這部分的景觀)。 

本刊記者聯繫管理聯生工業邨的公營企業,希望查詢工業園內的企業數量和園區的承載量,然而未能收到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