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訊 Feb | 不斷發展 | 填海之城

葡萄牙建築師Ana Rodrigues在題為《Territorial expansion through embankment in Macau(2014)的碩士論文中這樣總結:“澳門的歷史與征服水域的歷史密切相聯。 

她認為:“一般來說,填海造地的目的是為人類活動創造更多空間。多年來,這種方式為澳門提供了因自然因素(颱風,龍捲風,地震)或疾病傳播(鼠疫,黃熱病)而必須興建或重建各種建築、設施所需的土地補充。” 

雖然填海工程可被劃分為若干階段或週期(詳見本篇內容),但在把城市交還中國政府之前,葡萄牙從未停止過擴充澳門。事實上,路氹城填海工程進行得風風火火之時,正是澳門主權回歸中國的時候。在殖民統治最初的那幾百年歷史中,城市面積的增長主要源於葡萄牙軍隊對鄰近幾個島嶼和小島的佔領,或者沉積物自然堆積而成,內港地區尤為突出。 

Urban Morphology and Urban Fragmentation in Macau, China: island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megacity region》(2017) 是這樣描述的,“澳門半島本身並非半島,曾經是一座孤島,隨後慢慢與中國內地連接成為一座連綿不斷的島嶼(即一段狹長土地把島嶼與大陸連接起來)” 

然而,重要的是,“涉及大規模城市規劃的填海計劃都需要得到批准,實際上這些規劃都與政治和經濟問題相關。” 在澳門,我們可以在Ana的論文中讀到,“缺乏城市化總體規劃,儘管在70年代和90年代,澳門城市發展被多份從未發表的官方日誌列為目標,但計劃無法得到執行卻賦予了他們作出改變的自由。” 

內港得到了第一份禮物。Ana表示:“位於港口的填海區域鞏固了邊界,確定了領土範圍,為船舶的停靠提供了便利,保護船舶的運營和海岸免受自然災害的影響。” 


雖然未有與中國一起劃定領土邊界,葡萄牙繼續填海。 

澳門學者高勝文及唐秀麗認為:“歷史上,澳門曾經歷多次大規模的填海工程,相對於今天透過填海造地解決土地緊缺問題,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填海計劃,目的集中於改造港口,土地的增加是計劃的副產品。”  

然而,澳門到了十九世紀仍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當時的小城是一座狹長且薄弱的半島,仍未與青洲連接起來。時任總督Ferreira do Amaral決定“1840年恢復城市的擴張”。至19世紀末,澳葡政府建設了青洲地峽,把澳門半島與青洲島連接起來,自此開始了版圖的擴張。 

這是啟動偉大轉變的時刻,當局加大了對填海造地的注碼。Ana補充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各種基礎設施、工業、設備和住宅建築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如果說葡萄牙從來沒有放棄擴張殖民地版圖或管理地區的話,那麼從歷史的諸多觀點出發,當中缺乏了戰略的眼光。 

研究人員Ana Rodrigues認同這個觀點,到20世紀中期,填海的方式反映了人們對“堵漏”的擔憂。 這位建築師告訴本刊,“澳葡當局缺乏發展澳門的戰略眼光,但這也是因為未有清晰界定領土邊界,兩個國家未有清晰地劃分。” 

20世紀初,Hugo de Lacerda工程師指導下進行的新港口改造工程卻成為了例外。Ana認為, “澳門港口現在和將來的工程都早有預示,1990年前要進行的填海工程亦均已被列出。” 


3.83平方公里到30.5平方公里 

二十世紀,澳門半島及其他島嶼的面積變化 

1900年: 3.83 平方公里(不包括在路環) 

1912年: 11.6平方公里  

1936年: 13.8平方公里  

1957年: 15.1平方公里 

1986年: 16.6平方公里 

1996年: 21.3平方公里 

1999年: 23.8平方公里  

2009年: 29.5平方公里  

2017年: 30.5平方公里(不包括在建之新填海地段) 


未來盡在水面?| 填海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