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誰勝誰負?

今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加拿大、墨西哥及歐盟國家徵收鋼鐵和鋁產品關稅。然而,中國受到了特別的指責,特朗普認為中國是造成美國貿易逆差的罪魁禍首,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通過不公平交易收購國外技術。 

幾天後,中國對128種美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特朗普隨後宣布對另外1,300種中國產品征收額外25%關稅,相當於約500億美元的出口產品。同樣地,中國威脅對106種美國產品額外征收25%關稅作為回應。 

我們正面臨一場貿易戰嗎? 目前尚不清楚事情將如何演變。但中國國家主席公開提出警告,稱“將不會有贏家。”習近平去年7月表示,緊張局勢迫使國際社會“再度來到新的十字路口”。同時,他對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機制提出質疑。 

“我們正面臨著合作與對抗、開放與閉門等政策之間的取捨,互惠互利還是以鄰為壑的方式之間進行抉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黃育川(Yukon Huang)表示,“採取報復措施是必需的,因為如果不進行報復,你將會失去更多,所以這就是進行貿易戰的原因。” 

特朗普似乎堅信自己會取得勝利。但,相信的人卻很少。曾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的余永定說:“特朗普的貿易戰無法促使中國放棄其追趕發達經濟體的願望。中國已經做好準備,好好地打一場消耗戰。不幸的是,雙方,乃至世界其他地區,都將在這場爭執中遭受重大損失。” 

2004年至2006年,余永定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他亦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員。 

不僅中國政府希望特朗普能夠緩和本身的立場,哈佛大學資本形成與增長專業教授Jeffrey Frankel表示,特朗普“認為出現貿易赤字的國家必須佔據更強的談判地位。但實際上,貿易盈餘的國家往往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因為它已經擁有了其‘對手’的金融債權”。 

許多人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美國作出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威脅,以什麼為基礎? 

《China’s Crony Capitalism》一書的作者、克萊蒙特學院政府學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解釋:“去年12月發布的最新《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1月份發布的《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均表明,美國目前把中國看作‘修正主義大國’,決心抗衡中國‘把美國擠出亞太地區’的努力。” 

 “採取報復措施是必需的,因為如果不進行報復,你將會失去更多,所以這就是進行貿易戰的原因。”- 黃育川(Yukon Huang)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遏制中國成為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的組織性原則,而且雙方都會把經濟上的相互依存,看作是不可接受的戰略負資產。美國認為,允許中國繼續進入市場、獲得技術,等同於向敵人提供打擊美國經濟的工具!再來,便是地緣政治。對中國來說,情況亦然,經濟上的脫鉤和技術上獨立於美國,不管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對維護穩定和確保中國的戰略目標來說,都至關重要。” 

“這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內,中美關係最可能的發展方向是‘交易性的衝突’,其特徵是頻繁的經濟和外交爭吵,以及偶爾的合作。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雙邊緊張將持續升溫,由於個別的爭端是基於具體對價關係單獨獲得解決,因此缺少任何戰略連貫性。” 裴教授總結到。 

那麼,誰將勝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很少有人認為華府將在這場衝突中取得優勢。事實上,所有的分析師都一致認為,只有失敗。然而,美國卻超過中國…… 

“不幸的是,現時的貿易行動無不預示着等待眾人的是失敗的局面。在貿易戰爭中,各行各業都將失去利潤,工人會失業,政府將失去收入,消費者的產品選擇亦會有所減少。而且,無論身處何地,公司、政府和家庭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基圖伊(Mukhisa Kituyi)表示。 

中國更加偏向這樣一個重要的論點: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為1.17萬億美元,北京或會出售當中的大部分: 

如果中國確實決定出售這些債券,作為向特朗普總統表示憤怒的方式,此舉或會對國際市場造成重大破壞。” PNC金融服務集團聯席首席投資策略師Jeff Mills表示,“他們肯定有能力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