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動態清零需有數

六月中的澳門,迎來兩年多疫情以來的最嚴峻一波,執筆時陽性個案已破千宗,預計疫情尚未到高峰,確診數字會繼續升。當人們為六輪全民核酸檢測、無日無之的自我抗源檢測而怨聲載道時,嚴冬中的澳門賭收或許率先「清零」經濟雪上加霜,還有出路嗎?現在特區政府埋首抗疫之時,也應定出動態清零的動態程度,讓社會心中有數,以便回應及配合。

《商訊》2022年7月號 | 文:甄慶悅 – 資深傳媒人


今波疫情已持續多周,未見曙光,「清零」與「共存」爭議還在持續。筆者不得不重申,如此爭論的作用不大。不論社會怎樣説、用甚麼形容詞都好,政府都會堅持與内地一致的「動態清零」政策,否則與内地完全通關無望,但以澳門的客觀環境,是做不到内地「封區」、「禁足」式的清零,世上所有自由、開放慣了的城市都基本做不到。再者,以澳門政府再加數以千計義工都好,亦不具條件做到全面禁足、封區等措施而又保障得到各人生活所需。是以特區政府所指的清零都是「表面」或者「目標」,客觀實況或效果是共存,否則公共交通、賭場不會開、私人公司仍要上班、地盤又繼續開工。

事實上,鍾南山院士等大量專家早説過,病毒不可能被完全消滅。即長遠計,全世界都得與新冠病毒共存,只是澳門在過程中並不躺平等共存,應集中有限資源去應對最重要、最緊急之事,如照顧好高危人群,盡量壓著疫情不致於爆得太過厲害,始終澳門醫療系統的能力,大家心中有數。過去澳門所受的考驗並不算太大,或許今次才見真章。可現時社會看到及最不滿的,是政府政策失方向,措施失方寸,矛盾甚多,兩頭唔到岸,既折騰社會,又壓不住疫情,不知在等什麼?

現在政府必須加大力度,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盡力壓著疫情,同時要決定、搞清楚「動態清零」動態到什麼程度?是否一宗確診都不容許有,否則自檢、全民核檢、部分行業停業等一系列措施就會持續?還是有一定容忍度?從香港、上海以至歐美等地經驗,一宗都沒有難過登天。一如上海封城兩個月後解封,至今仍有個案;香港確診宗數已由最高峰的五萬多逐步回落,相關防控措施亦在放寬之中,到底澳門怎樣走?官方至今未有答案披露。

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即時推出新一輪百億經援,反應算快。日前公佈細節,社會意見紛陳。誠言,除非通派,否則這類經援無可能覆蓋所有人,總有人不受惠,總有人受惠多一點,亦總有不滿聲音,只能取最大公約數,若今次大圍覆蓋不到的,便通過另外的政策去支援。總括今次經援,有好過無,可以幫到部份人及中小企的燃眉之急,或多捱一刻,但若疫情及抗疫措施長時間持續,則長貧難顧,中小企大範圍倒閉、失業大量增加在所難免,對此大家均心照。

按外地經驗及今波疫情,高峰尚未到達,就算抵達高峰後還會橫行一段時間,之後回落,回落也不是斷崖式的,而是逐步向下,意味著今波疫情不會短時間内結束,是以「動態清零」動態到什麼程度很重要,是百位數、十位數還是個位數,社會就可逐歩解除半停擺狀態或回復正常?此不單可視為經濟的止跌、重啟分界線,更對未來賭牌國際競投有意義。

特區政府剛公佈投牌文件及相關事宜,投牌只有兩、三個月時間。試想,若疫情持續,政府又遲遲未定出確切的政策方向,社會仍處半停擺、經濟面瀕清零的狀態,投標者面對如此之大的不確定性,其標書會如何寫?肯大膽再投資澳門市場嗎?以上關係到澳門博彩業以至整體經濟的未來,茲事體大,政府要當機立斷,盡早向社會交待未來方向,增加社會及投資者信心。不然,所有標書都傾向保守,將大大不利於澳門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