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終於在5月1日一洗頹勢,迎來了自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入境旅客最高數字。“四萬四千人次”被視作一個幸運號碼,代表著城市逐步復甦的好兆頭,走在大街上的我們已能真切地感覺到。儘管這不過是疫情爆發前興旺時期的四分之一,與2019年5月1日的18萬人次相比仍相距甚遠,但我們應該強調最近數週呈現的增長勢頭;另外,請謹記,澳門目前只能接待來自中國內地的旅客。

《商訊》2021年 5 月 | 總監之言 – 馬天龍
然而,與中國國內旅遊業的恢復速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最近4月初的清明節假期中,內地旅遊業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95%。每當人們越過邊界後,空氣中似乎總是瀰漫著一種令人鼓舞的氣息,“快了,快回復正常了”。
儘管特區政府向內地城市推廣澳門“安全宜遊”的旅遊目的地形象付出了重大努力,但需要點明的是,澳門疫苗接種步伐遠遠追不上內地,這拖慢了群體免疫的實現速度。正因如此,阻礙了澳門與內地進一步放寬出入境限制的步伐,亦成為澳門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建立“旅遊氣泡”的障礙。澳門當局需加大力度,在全城範圍內進行推廣,鼓勵各行各業盡快參與接種。許多本地居民認為無需加快這一進程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社會和經濟都將從全面的大規模接種中受益。對此,不應堅持毫無理據的質疑。

正確面
與去年類似,今年“五一”期間當局沒有收到紀念或表達與勞動節相關的集會要求。今年的情況是不幸的,在這個已連續多月沒有出現本土感染病例的城市中,只需採取適當措施,舉行一次以社會差距等其他主題的小型集會無疑是可行的。這同樣適用於其他類型的集會,例如遊行和戶外活動,這些活動均被取消或根本不被允許舉行。現在是不危害公共健康、放寬限制的時候了。
這是澳門最後一個工會法缺席的五一勞動節嗎?這肯定是本地工人組織和工會,乃至整個社會的美好願望。行政長官賀一誠承諾將繼續推行這項法例,而該議題已遭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多次拖延。在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某些商界利益者肯定會再次推遲這一部備受期待的法規。然而,無限期休會將是一個令人遺憾的不明智舉動。正如賀一誠本人曾明確指出: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唯一沒有工會法的城市,應盡快明智且恰當地草擬法律,履行《基本法》所載內容。
更重要的是,特區的勞動體徵仍需要進行其他調整,實現一個更合理、更平衡的模式,最後滿足僱員和雇主的權利和需求。為提高效率,配合企業和個人需要,政府應著手修改輸入外地僱員的法則。在疫情和諸多旅行限制的影響下,沒有理由不啟動外勞臨時機制,要知道那些失業的外地僱員受出境規定限制而無法離開城市。在這方面,對家庭傭工的供需不平衡是其中一個例子。政府和立法者應就此議題進行研究。
https://issuu.com/macaubusiness/docs/mb205_may2021 https://issuu.com/businessintelligenceonline/docs/bi189_may2021
17X17
五月也是《Macau Business》雜誌的週年紀念。創始人兼出版商Paulo A. Azevedo於17年前創辦此雜誌,並始終致力為這座城市的媒體業界,以及社會和經濟發展增添價值,始終關注當前和未來的先行者和推動者。在刊物成立17週年之際,本刊與《Macau Business》挑選了17位本地青年並作出報道,這群出類拔萃的人士在35歲之齡就已對城市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並將發揮重要作用。澳門還有其他許多不凡的新生代正茁壯成長。這是城市川流不息的動力:我們對未來寄予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