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前言】沉重的大白象

《商訊》2021年 7 月 | 主編前言


澳門不是世界上唯一出現“大白象”工程的城市,但在一個小小的地方有這樣多的“大白象”工程,實在說不過去。這些“大白象”工程在規劃興建之初,目的都是希望為澳門居民和遊客創造更好的出行或生活環境,但結果卻與規劃相差甚遠,究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是有關規劃在一開始便走錯了方向? 

澳門最受人議論的“大白象”工程包括輕軌、北安碼頭及離島醫院,這三項大工程除了造價昂貴,不斷追加預算外,工程期一延再延亦是其特徵。現在只有北安碼頭是真正落成,但碼頭卻大而無當,相對澳門的實際需求是“超越”很多,現在政府計劃將部分空間劃予機場使用,算是令多餘的空間有用武之地。 

至於完成首階段氹仔線的輕軌項目更令人搖頭嘆息。當年政府提出該計劃時,是希望加強集體運輸系統,鼓勵居民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從而減少使用私家車輛,以緩解道路負擔。可是輕軌工程一再出問題,雖然有些是非預期內的因素,但嚴重超支和工程預期,均顯示工程規劃不足。此外,輕軌工程一再延期,在此期間社會不斷發展,輕軌規劃亦要因應變化作更具前瞻性的規劃修訂,或加快計劃推進,可是輕軌工程仍然繼續拖慢板,令已啟用的氹仔段可發揮的作用有限。 

輕軌目前績效低的原因,主要是網絡太小,根本吸引不到市民作為日常出行工具,當網絡擴展至更大範圍,尤其是要連接澳門,才會吸引到更多人使用。只是一條作用如此低的輕軌每年的營運費用以億計,性價比太低,當然令人垢病,尤其是現今的經濟環境下,這龐大的營運費用更令人覺得花得不值。 

離島醫院由於涉及民生,當然受人關注。澳門的初級衛生保健系統較許多地方完善,成效亦曾獲世界衛生組織肯定,但醫院只有三間,隨著澳門常住人口持續上升,確需一家設備更完善的醫院,除了應付人口增長需要,亦可以應對一些過去要送外就醫的病症。只是居民盼了又盼,始終盼不到醫院完工,更看不到何時啟用。新醫院的設計費和建造費高昂,如果到時醫院的設施或服務不到位,新醫院又成了一頭“大白象”。 

“大白象”在澳門不是新鮮事,不論前澳葡政府或回歸後的特區政府都有出現,這些用大量公帑打造的“大白象”帶來的社會效益不高,便變成浪費公帑。政府缺乏城市整體發展規劃和佈局之下,推出大型基建項目便很容易變成“大白象”工程,基建項目不但不能發揮推進城市發展的作用,反而成為城市內多餘的建設。因此,政府必須做好城市整體規劃,不要被這些“大白象”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