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天鴿前後的環保意識

近年來,澳門居民環保意識顯著提升,但仍有待繼續加強。 

《商訊》2021年 9月特刊 | 綠色澳門


崔世安執政期間,社會就“科學決策”展開了諸多討論。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推行的其中一項舉措是定期展開公眾諮詢,調查民意(正如特區政府2010年時作出的描述“基於公民意見和願望的科學決策”)。 

然而,社會進行了多項以居民與環境關係為主題的研究,若澳門政府能夠遵循這些研究的結論就應推行更強勢的政策,而非僅依靠共識和意識。 

事實上,研究結論是一回事,公眾意願和真正願望又是另一回事。 

讓時光倒流至2015年。當時,環境保護局正展開一年一度的《澳門公眾環境意識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參與實踐環保行為的決心和責任感不強”。 


“居民的環保意識和態度近年來有了很大提升” – 宋慶彬 

兩年後,颶風天鴿吹襲澳門,導致某些(很多?)情況發生了變化。本地知名生態學家劉嘉穎(Annie Lao)曾於2019年稱:“人們開始認為必須採取行動。居民確實意識到,必須滿足與可持續性問題相關的需求。在澳門,這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宋慶彬教授

除了特區政府努力加強環境教育及推動公共政策宣傳外,城中居民的轉變亦日益明顯。近數年來,多項針對澳門居民所展開的學術調查均得出了與劉嘉穎說法類似的結論: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環境研究院宋慶彬教授牽頭展開的研究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表示願意為本地廚餘回收和處理支付費用,願意為固體垃圾回收處理付費的比重則高達85%。 

“越來越多居民認識到政府有關舉措帶來的環境效益,樂於支持且參與其中。這是非常正面的現象,”宋教授告訴記者,“政府決策和公眾意願得以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澳門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然而,所有專家都清楚公眾環境意識與居民日常行為之間存在差距,“調研所得的公眾環保意識並不總是等同於人們的實際行為,”宋教授坦言。 

作為本地業界的知名專家,宋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訪問時解釋,人們的環保行為受眾多因素影響,例如態度、性格變量和主觀認知等內部因素及經濟狀況和社會壓力等環境變量。他舉了一個例子:大多數澳門居民認為電動車對環境有益,奈何成本較高且城中缺乏充電設施,故2020年電動車所佔的市場份額僅為0.55%。 

“此外,有跡象顯示,受訪者為了將自己描繪成具備出色環保意識的形象,或對個人的認知和意識進行美化,”宋教授警告說,“調查顯示居民的環境意識是他們對環保的態度和認知等的綜合反應,並不能完全決定個人的實際行為。” 

“良好的環保意識往往是解決環境問題最重要前提之一,”這位澳門學者告訴本刊,並充滿希望地總結道:“居民的環保意識和態度近年來有了很大提升”。 

上一頁 | 【特刊】煙霞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