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尋找公共信用保險人

有效的進出口保障制度仍然空白,但這對澳門發揮“平台”作用至關重要。

《商訊》2022年11月特刊 | 保險業


“助力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出口信用保險制度’於2019年正式啟動,透過澳門銀行為澳門企業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信保)投保”金管局去年發表報告介紹。

然而,儘管“該保單承保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所有葡語國家,為企業減低出口至較高風險葡語國家的信用風險問題”,但制度似乎至今仍未能達成共識。

澳門金管局前行政委員兼保險專員潘志輝(António Félix Pontes)認為:“除非有一家公共信用保險公司承擔政治風險,並為澳門企業向這些國家的出口和投資提供信貸額度,否則一切都不過是柏拉圖式的臆想而言。”

“進出口商業保險問題一直反復不斷,對那些在內地和葡語國家之間進行貿易的企業家而言更是棘手,”作為本地研究葡語國家平台的知名專家之一,利天佑(Francisco Leandro)教授表示。

“這是一種能夠降低運輸(尤其是海運)及付款問題相關風險的工具,因為現在,貨物只有付清款項後方發貨。雙方之間缺乏了解,運輸、卸貨和配送期間的意外,以及遺失或延遲付款的風險,能夠覆蓋這些風險的保險最受歡迎,”這位澳門城市大學葡語國家研究所副教授兼助理院長認為。


“進出口商業保險問題一直反復不斷,對那些在內地和葡語國家之間進行貿易的企業家而言更是棘手” – 利天佑(Francisco Leandro)

“有必要完善這些保險制度,促進澳門擴大和強化其平台作用,”立法會議員宋碧琪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必須借鑒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經驗,透過設立專門機構,構建一致且完整的信用保險體系,澳門亦應設立類似的機構。”

只有這樣,宋碧琪認為,“才能為參與中葡商業活動的公司及其他中小企業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這家保險公司“也將能夠為提升貿易量及大型設備出口貿易作貢獻”。

去年5月,她就這一議題向政府提出質詢並明確提出疑問:“會否設立這一機構?”政府未提供明確的答覆或承諾。

金管局在給宋碧琪的回函中提到,特區政府於2019年 “促成本澳銀行及內地信用保險機構合作,推出‘出口信用保險制度銀行保單計劃’,冀為澳門與葡語國家貿易往來,提供能減低風險配套支援”。

然而,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貿易環境及風險驟增,有關銀行保單業務亦無可避免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

儘管如此,金管局表示已向本地保險業推廣出口信用保險產品,並表示“未來亦會檢視市場需求……適時檢討並優化相關信保機制” 。

記者諮詢的專家均認為,現行制度存在某些缺陷。首先,它主要是一種“保理業務”選擇(即金融轉讓),非真正的信用保險:當澳門出口商將其應收發票“轉讓”予向銀行後,銀行要求中國信保(該家保險公司未被列入授權保險公司名單,也不曾在金管局網站上公佈,其離澳門最近的分行設在廣州)提供保障。如果中國信保為銀行提供保險保障,後者將應收款項墊付給出口商,銀行有權從進口商處收取發票所列之金額。記者無法得知澳門加入該計劃的銀行數量。


葡萄牙信貸保險公司(COSEC)

直到2017年,政府選擇創建一家專門為進出口業務提供保障的保險公司。

因此,同年金管局與葡萄牙信貸保險公司(COSEC)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以加強雙方就出口貿易與投資項目保險的合作,助力澳門構建出口信用保險制度”。

當時,雙方承諾“就出口貿易和投資活動的保險產品展開合作,為本澳企業及金融機構發展對外貿易及投資提供風險管理和保障”。

“澳金管局相信,藉着與葡萄牙信貸保險公司的合作,可為澳門籌設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及‘一平台’建設提供助力,”,時任特區政府在隨後發佈的官方聲明中寫道。

上一頁 | 橫琴靜候澳門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