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疫情一年 | 從鼠疫說起……  

有什麼能夠與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危機作比較?可以這樣說,沒有兩個危機是完全相同的,但在過去150年中,我們發現澳門真正處於顫抖的兩個時刻。 

《商訊》2021年1月特刊 | 疫情一年


“19世紀末,中國南方爆發鼠疫且大規模流行,造成許多人死亡,出現人傳人的慘況。鼠疫給人類造成了沉重的死亡,給社會帶來了慘烈的損失。”澳門社會文化發展研究學會理事長黃雁鴻寫道。 

“根據印度瘟疫研究委員會1911年所作的報告,C.J.Martin博士提到了廣東爆發的鼠疫,該場疫症隨後於1894年打擊香港,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流行病” 。該文件寫到,1895年3月或4月,鼠疫“愈演愈烈”並蔓延至澳門。      

公共衛生學院協會1910年公佈報告指,1895年到1901年期間,香港有6,387人死於鼠疫;黃雁鴻稱:“由此看出,鼠疫在當時被認為地方病。” 

1895年4月至7月,澳門共1,259人感染鼠疫,當中大多數病人是華裔,死者包括葡萄牙人、歐洲人、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直到十年後,人們仍能感到這場瘟疫的影響。在1895年至1915年的20年間,鼠疫持續不斷。根據Peregrino da Costa醫生的報告,1898年到1909年間,澳門共有2,594宗鼠疫感染病例。 

另一位學者郭衛東也分析了1895年爆發的鼠疫。他發現政府官員、商人和社會公眾攜手共同抵抗疫症,在社會上生成了一股特殊的動力。“1895年,澳門抗疫行動的社會互動中,中國商人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一方面協助殖民地政府推動有效實施預防措施,另一方面為有需要的華人社區提供支援,確保澳門社會的穩定。”郭衛東寫道。 


……應對日本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空軍基地,美國和中國對日本宣戰。同年12月,日本佔領香港,並一直至1945年,留下了血腥的抗爭記錄。 

澳門迎來了來自香港、華南地區的數千名難民,當中以華人為主。這些難民一直留在澳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在太平洋衝突及日本對中國和香港的軍事佔領期間,時任澳督以與日本總領事館的慣有方式維持了這座城市的中立地位。 

即便如此,由於佔領軍對此地的理解,澳門在1945年頭7個月被美國空軍空襲了五次之多。 

事實證明,這些難民早在1941年之前就陸續抵達澳門。在此之前十年,日本入侵中國,數以千計難民逃到澳門。“峰景酒店暫停營業,並被改造為接待中心。飢荒和流行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歷史學家Basto da Silva介紹,“無論是人道還是策略,澳門都承擔了一項歷史使命,成為一座仁慈的城市。日本佔據香港,澳門成為了難民的綠洲。” 

1940年的Aurora Oliveira才14歲。一年多前,她向葡文報章《句號報》憶述:“清晨,我們走在去學校的路上。街道兩旁散佈著被砸碎的屍體,衣不蔽體的人們在顫抖著”或缺乏食物?“當然沒有食物;只有質量很差的米飯,母親熟練地將部分製成麵粉並自創了食譜。我們這個六口之家,每月只有90公斤糧食。” 

上一頁 | 【特刊】疫情一年 | 非常受歡迎的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