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疫情一年 | 灣區“故障”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抗疫管理使表面協調的缺陷表露無遺,兩個特區之間的政治脫節十分明顯。

《商訊》2021年1月特刊 | 疫情一年 


2016年末,“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出現在中國政府的文件中,旨在整合廣東省9座城市及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一座巨型的都會。近年來,與大灣區發展規劃相關的話題已氾濫成災。 

四年過去了,澳門研究人員Dennis Zuev和Kevin Hannam合作撰寫了一篇論文《Anxious immobilities: an ethnography of coping with contagion Covid-19 in Macau(焦慮不安:澳門抗疫民俗學)》,當中寫道“澳門展示了如何透過重設邊界的過程瓦解大灣區規劃,攜手、團結抗擊共同敵人卻以失敗告終” 。 

學者們強調:“我們能夠發現大灣區政府之間的分裂政治,然而,這部規劃最初卻是出於政治團結和跨邊界目的而發起。” 

他們認為,疫情已在大灣區的多座城市之間引發了古老的競爭,表明在討論區域一體化項目之前,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另一方面則是特區政府,各特區擁有各自轄區內的自治權。廣東省本身的干預能力亦不能被排除在外。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兩特區之間顯然缺乏協調。賀一誠10月表示,只有當中國內地將香港視為安全目的地之後,澳門才能向鄰埠敞開大門,放寬在新冠肺炎病毒爆發之後所施加的旅行限制。行政長官說:“當香港被國家列為低風險地區時,我們會依照國家相關政策作考慮。”他稍後詳述:“澳門一直希望與香港恢復通關,畢竟兩地僅一橋之隔,但亦要平衡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如果現在與香港恢復人員往來,我們能夠如何與中國內地打交道?” 


“透過重設邊界的過程瓦解大灣區規劃,攜手、團結抗擊共同敵人卻以失敗告終。” – Zuev and Hannam 

同時,儘管有關計劃曾經歷了多次延誤,但香港已經與新加坡達成協議,推行“旅行氣泡”,兩座城市之間的人員往來將無需進行隔離,且每天實現一至兩個航班。不論年齡和國籍,只需在任一城市停留了14天,旅客就能夠作自由通行。迄今為止,澳門和香港始終無法發起類似的“旅行氣泡”計劃。 

在過去數月,港珠澳大橋是連接澳門和香港的唯一通道,兩地之間的海上航線自2月起已暫停服務。澳門政府不僅要求來自香港的入境旅客提供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還需接受14天隔離檢疫(12月增至21天)。這座前英國殖民地也對來自澳門的入境旅客執行了類似的措施。 

自5月以來,澳門健康碼和廣東健康碼已互認,因此,往來粵澳的旅客得以在兩個健康碼系統切換個人的核酸測試證明。當然,這一安排屬例外。 

澳門健康碼與中國其他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健康碼尚未實現互認。澳門旅客在進入內地任何一個地區(反之亦然)時,必須出示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的紙本證明。去年七月,澳門和香港暫停了關於健康碼系統互認的磋商。 


(Xinhua/Fan Peishen)

傳統中醫藥 

澳門科技大學的四名研究人員指出:“傳統中醫藥憑其功效和綜合治療理論,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做出了貢獻。” 

由Wan-Ying Wang領導的研究小組總結:“在中國,傳統中醫藥與現代成像系統、急救設施和普通化學療法相結合,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同時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全國4,900多名中醫執業醫師的支持下,超過九成的內地確診病人接受了傳統中醫藥綜合療法”,《Contrib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Macau(傳統中醫藥對澳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的貢獻)》一文如是表述道。 

上一頁 | 【特刊】疫情一年 | 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