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訊 Feb | 辣招不辣

一直以來,政府透過提高稅率及收緊按遏,增加購買住宅的成本,尤其是購買二個或以上的物業成本,從而令炒賣者減少獲利,以期遏止炒風,從而穩定樓市。此做法並非不可行,但問題是只有在住宅數量不缺,且有不同種類及價位的單位供置業者選擇的情況下,這種措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從過去十年的數字看,澳門的住宅數量不論公屋或私樓,均追不上人口增長,當住宅“唔憂賣”時,買家肉隨砧板上,議價能力有限。 

政府今次的辣招雖然沒有直接影響首置或換樓人士,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炒家可能因為成本增加,將支出轉移到買家身上,如果買家礙於價格及負擔等問題,沒有足夠的議價能力,其他可供選擇的單位又少,結果只能啞忍接受作高的價格置業,所以在住宅單位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政府的辣招可能只會辣到買家。 

以現今的樓價要買私樓上樓實在不容易,近十年樓價增長以倍數計,市民的薪酬增長水平遠遠落後,以往市民慢慢儲蓄總有機會置業,現今百物騰貴,薪酬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已所餘不多,如果是租屋居住,開始更節節上升,要儲蓄實在不易,而且樓價升幅遠遠拋離市民的儲蓄速度,置業無期。 

此外,今次修改稅率的法案在立法會以緊急程序審議通過前,法案內容早已“街知巷聞”,有足夠時間讓已買樓人士辦好簽契等手續,亦讓想走貨的業主有新理由促買方加快交易,所以該新措施對樓市的即時影響可以說已“減至最低”。法案獲通過後,持貨者可以慢慢部署如何處理手上物業,遏抑樓價的效果更微。 

如果政府真的想遏抑樓價,還是應該從供應著手,增加住宅單位,尤其是經屋單位的供應量,同時亦要提高相關信息的透明度,讓市民掌握目前市場上住宅的供應情況,從而了解置業會有哪些選擇,並作出最適合的置業決定,在有競爭和比較之下,買家才有議價能力,樓價亦會較容易按市場情況作調整。 

當然,任何政策都有利弊,政府若切實採取行動遏抑樓價,對於一些在近年樓價較高時置業的人士來說,可能會造成損失。但住房對民生的影響很大,如果政策對大部份市民有利,便應落實執行,切忌為了避免影響某一掇人而放輕力度,令政策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希望政府能下定決心加大遏抑樓價的力度,否則當市民只能靠購買“納米樓”才能上車時,便已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