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陀山看僧侶兼任宗教場所管理員

澳門旅遊學院學者主持的一份研究結論顯示,在備受歡迎的中式佛教寺廟中,僧侶視訪客控制為宗教職責的組成部分。

研究中心 | 《商訊》與澳門旅遊學院之合作項目


位於中國浙江省的普陀山是内地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寺院和庵堂採用的訪客管理系統雖然看似“業餘”,但隨著時間流逝,事實證明了該系統的運作良好。這是澳門旅遊學院學者的一項新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系統以僧侶和修女為本,擔當看守者的角色。

該訪客管理系統建基於“有別於其他宗教場所的核心,寺院和庵堂居民作為神聖空間的實際監護人,發揮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學院學者黃婉妍博士在論文中寫道,“從佛教精神來説,他們大抵體現了這一角色,並且在不離開修道法則的情況下完成了任務。”

今年年初,研究人員以《Social interaction in visitor control at a Chinese Buddhist monastic site》為名,在期刊《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上發表了有關研究成果。

普陀山的僧侶和尼姑常常被迫“打斷宗教常規,扮演看守者的角色,且無可避免地與公眾互動”,黃博士希望探討在這種“最不合常情的情況”下,僧侶和尼姑所起到的作用。

她的研究結果認爲:“這群成員大致上並不認為自己作為看守者的生活‘脫離’了佛教僧侶生活,認為這是信仰的一部分。”黃博士指出,僧侶和尼姑甚至“歡迎更多來自世俗的旅客”,理由是這些參觀拜訪活動令公眾“有機會更好地了解佛教”,他們“將這種好客的態度視為自己應該盡的佛教義務,也是寺院或庵堂理應扮演的角色” 。

爲了進行這項研究,黃博士及其團隊採訪了普陀山寺院和庵堂的20名代表,這些受訪人士全部都擁有看守經驗。黃博士甚至得到了多家寺廟主持的批准,能夠單獨與心目中的值班僧侶談話。

她寫道:“令人震驚的是,這些人士幾乎都是在佛教背景下發表自己的評論,甚少以普通看守人的角度談論自己的角色。”

中國的宗教旅遊


普陀山 作爲中國主要的佛教朝聖勝地,已有1,100多年歷史。它坐落於浙江省沿海的一個小島上。黃博士在論文中介紹,這個島上總共散佈著28家寺院、寺廟和庵堂,每天接待成千上萬的旅客,在宗教節日期間的旅客人數更是急劇上升。

她寫道:“那些吸引最多遊客的較大型寺廟由多個殿堂、其他寺院建築、休憩園區和庭院組成。除了内部宗教儀式,這些殿堂的大門都向公眾開放。”

她表示,普陀山每年接待逾700萬人次旅客,幾乎所有旅客都來自中國內地,“其中只有極少數旅客是真正的朝聖者,他們住在寺院,參與宗教儀式,並與僧侶成員同檯吃飯。大多數旅客都不過是一日遊,各自的動機、興趣和行為都不同,只在寺院中逗留數小時。”

黃博士在論文中寫道,内地的宗教場所是國家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產”。她稱,過去三十年來,宗教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導致許多地點必須採取旅客控制措施。她補充說,就普陀山而言,這一責任已被分配到寺院成員身上。

黃博士寫道:“值班期間,寺院成員身兼多職,扮演着管理員、宗教導師,還有知識淵博的現場嚮導。與傳統的寺院工作,例如農業或手工藝品相比,看守的職責要求他們與世俗社會進行更多接觸,離寺院理想越來越遠。”她提出,寺院成員作為場所的看守者,在一定程度上從事“公共關係”工作,這令宗教生活產生壓力。”

她認爲,僧侶看守的做法儉省了世俗社區僱用警衛的費用,有利於寺院降低運營成本。這種模式的另一個優點是,由於其宗教地位,僧侶和尼姑“在普通民眾眼中比普通門衛具有更高權威”。

黃博士在研究中指出,普陀山“幾乎沒有訪問規則”。她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該系統允許管理者擁有自由度,也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黃博士補充說,根據過往經驗(包括過去八年曾到訪普陀山12次),該系統“在過去數年的表現出色”。普陀山寺院“儘管人潮擁擠,但對旅客沒有任何明顯的遏制”。


– 研究人員

擁有新西蘭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博士學位的黃婉妍博士是旅遊學院副教授。她曾在旅遊學院修讀旅遊業務管理學士學位。其研究興趣涵蓋多個不同領域,包括朝聖和宗教旅遊、文化遺產解讀、後殖民主義、旅客旅行體驗、旅遊業影響和旅客管理。目前,黃博士是世界文化遺產專業導賞員培訓及認證計劃團隊的成員,負責提供有關培訓。


– 研究論文

黃婉妍,《Social interaction in visitor control at a Chinese Buddhist monastic site》,刊登於《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019年第44卷第1期,第66頁至75頁

https://doi.org/10.1080/02508281.2018.152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