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 政治事 政治了

6、7月的香港局勢,令人傷感、擔憂。截稿之時未見緩和,警方開始搜捕,問題未解決。兩方意見依舊各走極端,針鋒相對。“反送中”事件是香港深層次矛盾的總爆發,當務之急是緩和對抗情緒,促各方平等對話,收拾殘局,而非散播仇恨。短期而言,以特首林鄭月娥為首的相關官員必須政治問責,方能止血。長遠解困則靠政制改革,落實《香港基本法》規定的雙普選,讓政治事政治了,否則社會內耗不斷,對國家、香港或者澳門百害而無一利。 

文:甄慶悅 – 資深傳媒人


港府強推《逃犯條例》修訂,引發“反送中”大規模遊行示威,警民衝突、衝擊立法會、幾位年輕人輕生,中間過程大家耳熟能詳,在此不贅。人們可以批評港府、警察、暴力衝擊者,各有各的思維及立場,無可厚非。但請不要只看一間傳媒、一條短片及一篇評論,只聽單邊意見,更不要不加思索即分享文章、短片,必須探究事件的本質、整體及前因後果,加以深思,理性分析。 

筆者與很多人一樣不認同暴力,包括示威者、警方,但暴力衝擊的示威者、使用過度武力的警察,相對於“200萬+1人”的和平遊行示威人士、約三萬警察,都只一小部份。若將一小部分無限放大,整件事便變質,人們亦一葉障目,影響判斷,儘管一小部分人的非理性行為的破壞力驚人。 

至今,一聲批評、讉責、遺憾好容易,但理不清問題本質,再多的批評、讉責於事無補,散播仇恨只會把香港推入萬丈深淵。“反送中”本質是修法而起的政治事件,卻不能政治事、政治了,這始於不公平的政治制度,導致社會的權力、資源分配長期嚴重失衡,建制內的強者越強,建制外的弱者越弱,年輕人的價值觀跟上一代完全不同,各方面飽受挫折,中產亦向下流,新一代感到絕望,民怨累積到爆發點。當各方民意、利益不能公平的在立法會、行政會、區議會、諮詢委員會等層面,加以辯論、博奕,以文明的方法去解決權力、資源分配等問題或者紛爭,街頭抗爭遲早出現。當政府缺乏同理心,漠視民意,霸王硬上弓,抗爭衝擊一步一步升級也是必然,無論是擦槍走火、官逼民反或別有用心都一樣。 

人們可以批評部分示威者向警察擲雜物、破壞立法會,也可批評警察濫用暴力,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是筆者一直信奉的原則,筆者非常同情他們,他們被醜陋的政治逼上擂台。若想香港好,人們的矛頭及真正要讉責的,是以林鄭為首的港府,始作俑者的高官們志大才疏,剛愎自用,長期離地,大話連篇,誤判形勢,無視民意,死不悔改,戀棧權位,堅拒溝通,大石壓死蟹,種種政治上的大忌全犯上了,且一錯再錯。港府高官們的最大錯誤,是逼百萬市民走上街頭,闖下瀰天大禍後,膽怯龜縮,最終推群眾鬥群眾,推警察鬥示威者、鬥醫護、鬥記者,最惡質的政治手段莫過於此。如此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破壞社會安寧,是不得人心的,中國人民是不會同意的,也注定是失敗的。 

事已至此,不論林鄭管治集團初心如何,她們已民心背離,只剩警方的武力可相依為命,實無威信及能力管治下去。解鈴還須繫鈴人,以林鄭為首的相關高官們、行政會議成員們,必須政治問責。若以效果而言,林鄭等鞠躬下台,是化解社會矛盾的最快、最有效方法。港府也要盡快與社會對話,並成立獨立調查委會去調查整個事件的始末、原委,該追究的追究,該問責的問責,該還公道的還公道,該改革的改革,讓香港從新出發。此乃大局為重的做法。 

就林鄭下台,可能有人說,香港人善忘,捱一下很快便沒事;有人說,港府將威信盡失,難以管治;有人說,中央不讓她辭職;有人說,找不到合適人選接任;有人說,政治會動盪,不利經濟發展。首先,說香港人善忘者,今次的眼鏡還沒跌夠嗎?另外,選特首難,辭特首何難之有,不就欠一個堅決而已。沒有接班人嗎?香港大把人爭著呢。還有,現在年輕人不定時的示威、圍堵、層出不窮的不合作運動,港府還有威信及能力管治落去嗎?還有杞人憂天的是經濟,過去不論董建華腳痛下台,曾蔭權臨尾香要坐監,梁振英激化社會矛盾,香港社會都運作如常,股、樓齊升,看不到林鄭下台,有什麼大不了。一個人的去留、顏面,對整個特區或者國家的長遠發展,何足道哉! 

從另一角度看,若林鄭堅拒對話、問責、下台,不能平息事件,香港又會怎麼走?可以預期的是,建制派將在今年的區議會選舉、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大敗,若非建制人士掌握了立法會3分之2議席,即夠票啟動彈劾林鄭的程序,若最終通過彈劾,中央將處尷尬局面,罷免與不罷免林鄭都兩面不是人,隨時陷入憲政危機。再者,若非建制派控制了議會,港府寸步難行。 

香港的長遠之計是改革不公的政治制度,首要落實特首、立法會普選。此既能增加特首的認受性,使之更容易施政,並進行一系列社會改革。也讓立法會的組成,能體現到社會上真實的、不同的政治光譜及民意,再通過各派民意代表在議事廳的角力,尋找共識,起到名符其實的立法、監督作用,政治事可以政治了。在此要強調的是,立法會的尊嚴並非建基於美輪美奐的建築之上,而是在公平的制度、平等的選舉、合乎民意的表決、正義的監督及制衡之中。哪裡有壓逼,哪裡就有反抗,香港政改必須從新啟動,否則類似“反送中”的事件將不斷出現,且一次比一次激烈,直到玉石俱焚。這是中央及我們都不樂見的。 

前車可鑒,澳門亦運行著落後於時代及社會需要的政治制度,只是矛盾、撕裂沒香港般嚴峻及外露而已,下任特首必須有改革的擔當。社會要求並非一步到位,但須循普選及平等之路,逐步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