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澳門如何令香港黯然失色

短短數年間,澳門已發展成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匯聚所有奢侈品牌。通常以犧牲香港為代價。研究表明,旅客消費少的原因只是他們在澳門的逗留時間短。 

《商訊》2020年7月特刊 | 澳門旅遊業的十字路口 


喜運佳鐘錶集團(Halewinner Watches Group)透過旗下主要品牌譽一鐘錶在香港聲名鵲起,成爲瑞士及全球30多個著名品牌的代理商,確定了行業的領軍地位。過去10年,集團在香港的門店減少至3家,在澳門的門店數量卻增加至18家。 

喜運佳不過是其中一個例子。造成諸多類似事件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顯示澳門在供應奢侈品方面的實力;二是作爲傳統上的東南亞高端購物聖地,香港的利益被犧牲了。 

因此,難怪澳門城市大學Jian Ming Luo和香港中文大學Chi Fung Lam在《Entertainment Tourism(休閒旅遊)》(2018)一書中得出以下結論:對接受訪問的300多名旅客而言,最受歡迎的旅遊產品是“購物”。博彩活動緊隨其後,其次是演出項目,例如魔術表演。 

對此,讀者或許會問:在澳門,購物比博彩更受旅客歡迎嗎?是的,正如官方統計所顯示的那樣(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數據)。 

當然,多數旅客的答覆都有問題,他們無法說明自己的主要目的是到澳門博彩。然而,即使下跌至第二位,人們也無法否認購物活動的影響——約20年左右,即使在十多年前(路氹首座度假村開幕之時),也是不可想像。 

只需與拉斯維加斯稍作比較,即可發現這種現象:儘管澳門旅客大多只在澳門逗留一日,但在購物上卻消耗大量金錢(114.06美元),在拉斯維加斯逗留四天的旅客平均購物消費僅149.29美元。 

2018年,拉斯維加斯的旅客平均逗留4.4天,其中花在餐飲的消費約為315美元,購物支出為154.6美元,表演和娛樂消費爲49.84美元。反觀澳門,旅客平均逗留1.2天,人均餐飲消費約50美元,購物支出為117.8美元。(數據取自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和拉斯維加斯會議和遊客管理局發佈的《拉斯維加斯遊客概況報告》,由澳門理工學院博彩教學暨研究中心澳蕭錦雄為本刊進行了比較)。 

根據2018年的研究報告《Characteristics of Visitor Expenditure in Macau and their Impact upon its Economic Growth (澳門旅客消費特徵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2018年),購物在旅客人均消費中所佔比例最大(“從當代視角來看,這符合時下消費者社會主流的消費文化特徵。”) 

撰寫該份研究報告的暨南大學王景文和梁明珠總結,每位旅客每消費1澳門元就能創造7澳門元,相當於為澳門生產總值增加了896億元。澳門的食品、珠寶和手錶、服裝組成三大購物吸引力;化妝品和香水、手袋和鞋類的消費量則略低於其他類別。報告指出,自2014年以來,食品及化妝品、香水呈上升趨勢;珠寶、鐘錶、手袋和鞋類的銷售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毫無疑問,旅客停留時間延長可增加支出。此外,長途旅行者的價格敏感性可能相對較低,這反過來導致他們的消費金額更高。”作者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