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前言】規劃藍圖還是畫大餅?

《商訊》2021年 11月 | 主編前言


政府早前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簡稱“二五”規劃)並作公開諮詢,諮詢期於11月13日結束。今次公佈的“二五”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社會民生建設優化、深入推進宜居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公共治理水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五個部分,但詳閱該規劃不難發現,政府很著重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該規劃提出:“澳門要依據自身城市定位,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和獨特作用,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合理佈局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推進產業結構適度多元,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擴闊居民就業空間。”

由此可見,大灣區和粵澳深合區將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方面擔當重要角色。澳門社會經濟一直受空間限制,在中央政府推動下,橫琴已成為澳門未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琴澳合作已是必然趨勢,且按政府規劃,與橫琴的合作將是澳門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澳門如何充份利用與橫琴的合作關係和相關優惠政策,對澳門能否達到經濟適度多元目標有重要影響。

經濟適度多元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至今已幾乎變成了每屆特區政府的“口號”,上屆政府提出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中,經濟多方面,除了個別產業目標有“寸進”外,整體來說進展極小,“二五”規劃能否達到目標還是繼續畫大餅,要視乎政府的魄力,以及對相關產業的理解。

“二五”規劃提出發展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這些產業發展需要特區政府不同方面的扶持,或許在法律方面需要作修訂,又或需要政府在資源方面提供協助,甚或在人力資源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其實這些問題存在已久,只是一直未有切實解決,反而是政策不斷改變,增添相關產業企業的發展變數,甚至令發展中的企業因為政策變更而關閉。

在政府提出發展的產業中,較特別是文化體育產業,澳門有本身獨特的文化傳承,亦有大賽車這項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但即使有再好的基礎,還需要具有相關專業人士投入產業,而且這些人士還要是對澳門本地文化有一定認識,了解澳門的文化底蘊,這需要投入資源培養相關人才,亦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

要形成文化產業不是兩、三年間便可成事,一般新企業在創立最初兩、三年最困難,甚至未能堅持而倒閉,,如果單憑企業最初兩、三年未有盈餘便認定其沒有發展前景,實在有失偏頗,亦顯示政府相關官員不了解文化項目和文化產業。希望政府今次提出的“二五”規劃不是只提出發展口號,相關官員能切實做好發展政策,真正實現相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