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引入並培育人才

即使金融體系改革的承諾無法兌現,澳門亦早已缺乏熟練的勞動力。為了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城市需要更多人才,但問題在於吸引人才。 

《商訊》2021年4月特刊 | 打造中的金融中心


大家都認同,澳門需要全新的、更現代的法律推動本地金融體系的發展。儘管稍有延誤,但沒有人會懷疑澳門將推行《金融體系法律制度》修訂版本(詳見前文)。 

更複雜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另一個影響金融體系發展的核心問題,即人力資源短缺。 

人們對本地人才稀缺情況全無疑問——所有人都同意這一點。問題是如何解決:如果培訓有所幫助,但無法確定結果且耗時,那麼推行引入專才的政策或許更有成效。 

大家認同本地居民對輸入勞動力的政策(無論是否專業)感到反感,這導致了某些專業領域出現連續負增長,例如博彩業和酒店業。即使金融體系改革的承諾無法兌現,澳門亦早已缺乏熟練的勞動力。 

人才發展委員會定期發表緊缺專業人才的行業清單,金融行業榜上有名。根據統計暨普查局公開的數據,從2010年到2018年,金融領域平均年度勞動力僅9,600人。 

撰寫《澳門構建金融中心的基本要素分析》的林德欽和梁松聲辯護說:“本地嚴重缺乏專業人員。不言而喻,澳門的人才缺口直接阻礙澳門金融業的發展,間接影響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進程。” 

透過該項研究,學者們發現了澳門需填補的兩個缺口:“人才培養機構稀缺”(詳見本篇報道)和“人才引進政策不明確”。 

 “回首過往,一直以來澳門對於人才引進政策仍在發展階段。” 研究指出,“對於特區政府想為澳門居民提供有保障的就業率,可以理解特區政府對於勞動力市場的平衡。” 

除本地思維外,人才引進還面對另一個限制。JCO諮詢公司的高德志曾發表的評論文章中,回顧了兩個重要的觀點:一方面,“外國企業、顧問、投資分析家和其他合資格的專業人員大軍為香港專業領域服務”,另外,“有別於其他領域,迄今為止,這群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大多未有表現出希望移師上海或深圳的意願”,迫使許多內地金融企業到香港開設駐點,“從而加強了香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的作用”。澳門能夠吸引當中的部分專業人才嗎? 

另一方面,高德志坦言:“政府應採用與本地傳統截然相反的策略方針:不應特別關照本地團體、家庭或既得利益者,因為他們擁有沒有任何臨界人數,澳門需要加快建立金融服務平台的步伐。” 

然而,澳門各行各業仍存在另一項挑戰。不用懷疑,以下評論摘自《環球時報》:“澳門年輕人似乎不願意從事高薪、高強度工作” 中國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寫道。 


“隨著金融領域壯大,澳門能夠爭取大灣區金融服務的市場份額;隨著金融企業進駐澳門,匯聚一系列法律事務、會計、投資銀行業務和證券評級等專業服務,這將不可避免地產生集群效應。” – Sérgio Gomes 

因此,前行的道路並不平坦。“為了成為大灣區的金融技術據點,澳門特別行政區需要開發一個更強大的初創生態系統,”Oriol Caudevilla向本刊記者說。Sérgio Gomes同樣談到了大灣區的決定性因素:“隨著金融領域壯大,澳門能夠爭取大灣區金融服務的市場份額;隨著金融企業進駐澳門,匯聚一系列法律事務、會計、投資銀行業務和證券評級等專業服務,這將不可避免地產生集群效應。”聖若瑟大學商法學院高級講師解釋。 

但是,當被問及本地經濟多元化時,作為其中一位最權威的博彩專家,iGamix Management & Consulting的Ben Lee不禁重申他經常談及的想法:“我們必須從基本上開放澳門。” 


澳門金融學院 

“澳門要吸收金融相關行業……需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加强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澳門構建金融中心的基本要素分析》提出。 

為了幫助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全新的“澳門金融學院”概念去年2月被首次提出。據了解,其目的是進行研究、發表報告,並就澳門金融體系發展提出建議。 

在這張摘自《澳門日報》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院長Jacky Fong(左)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兼議員葉兆佳。 


上一頁 | 【特刊】無休止地修改《金融體系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