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民族身份:本地博物館的作用

澳門旅遊學院校友及學者參與的研究表明,後殖民博物館正為港澳兩地民族身份帶來反思。

研究中心 | 《商訊》與澳門旅遊學院之合作項目


重提“文字”的重要性確實過於陳詞濫調。然而,旅遊學院校友及學者參與的研究卻得出結論,在分析本地博物館向居民及旅客有關展品的描述時,老生常談之論卻值得一再重複。

該項研究分別觀察了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澳門博物館的敘述資料。研究人員相信,港澳兩地相繼回歸祖國後,博物館資料為推動兩地的中華民族身份認同創造了機會。

“這兩家博物館同屬中國國家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香港和澳門的文物遺產管理者藉複雜的跨國記憶,(重新)塑造民族身份,這個身份與内地既存在一致,亦存在差異。”

英國樸次茅斯大學學者、學院校友張曉玥及香港理工大學肖洪根博士、斯旺西大學Nigel Morgan教授和學院學者李俊豐等四位國際研究人員合作撰寫的學術論文《政治回憶錄:博物館裡的身份塑造(Politics of memori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museums)》去年在學術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發表。

研究採用批判論述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討各種來源的敘述材料。這些中文及英文的展品描述分別取自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澳門博物館,於2014年至2017年間,通過多次實地考察收集所得。

研究人員還參加了兩家博物館的導賞活動,參考了線上和線下的推廣信息。此外,他們還查看了訪客在熱門線上旅遊論壇發表的評論。同時,為進一步了解博物館展品的製作和建設,團隊邀請文化專家進行深入訪談。

香港和澳門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以下簡稱“特區”)。前者於1841年至1997年間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之下,隨後交回中國。澳門被葡萄牙租借並管理了四個多世紀之久,直至1999年,才再度回歸中國的懷抱。

研究人員認爲,香港和澳門回歸一事對各自城市的民族身份造成了影響。歐洲和中國相關元素並存,使這種身份變得“非常模糊”。在這種背景下,兩家博物館“均以展示複雜的特區歷史為己任,表明城市已不再是殖民地,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組成部分”,學者們強調。

研究人員寫道,從博物館展品看來,回歸後的掌權者關注“重新塑造港澳兩地的中華特質”,包括重複強調城市與中國古代、當代歷史間的關聯,為兩地居民創造機會,以證據和先例為基礎,清晰自己的中華民族身份。

研究團隊相信,該份研究證明,“身處後殖民時代的博物館”旨在“相對和諧地”陳述特區於殖民管理期間的本地中西互動。

他們指出,博物館一般稱爲“提供或突出與民族身份相關的專門或選擇性論述的場所”。這些機構因而“具有強大力量”打造後殖民社會定義“先祖合法性”的方式,即選擇“要牢記的,以及要忘懷的”。

團隊在論文中指出,“文物遺產旅遊是民族感的組成部分,人們通過想像共同的血統,體驗和生成歸屬感” 。因此,為記憶中的身份創造“共同的”認識,“文物遺產通常被看作一種具象徵意義的證據,是複製及傳播過去、跨世代首選故事版本的最佳工具”。


研究人員

張曉玥是英國樸次茅斯大學市場推廣專業的高級講師,擁有索里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她在澳門旅遊學院修讀高等教育課程,並於2010年畢業,獲得旅遊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張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民族主義、旅遊推廣、旅遊政策、文化旅遊、研究方法、幽默和旅遊業,以及中國出入境旅遊。

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肖洪根專注於旅遊業研究,擁有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頒發的娛樂休閒研究博士學位。移居香港前,他曾為加拿大、中國内地和日本等地的多家學術機構工作。

英國斯旺西大學Nigel Morgan教授是學校旅遊與飯店管理學院的領導人,其研究領域包括目的地開發及管理,還有城市推廣。他擁有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

李俊豐(Jack)是旅遊學院客座副教授,負責教授與旅遊管理和文化相關的科目。他擁有香港理工大學頒發的博士學位,研究興趣包括生態旅遊、國家公園模式管理、文化遺產管理、東南亞旅遊開發和博物館開發。

李俊豐

研究論文

張曉玥、肖洪根、Nigel Morgan和李俊豐,《政治回憶錄:博物館裡的身份塑造(Politics of memori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museums)》,2018年載於《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73卷,第116頁至130頁

https://doi.org/10.1016/j.annals.2018.09.011